現在的我,每天除了去茶廠工作外,
最喜歡的事情莫過於坐在一樓大廳, 邊泡茶、邊和遠道而來的客戶朋友們聊天。 一邊說著茶園的趣事, 一邊聽著客戶朋友們的故事, 每個客戶朋友都好像好久不見的老朋友一樣, 都可以聊到忘記時間, 每次結束都是:『啊!又12點了!』 才依依不捨的道別說晚安。 我把每個客戶當作朋友一樣, 只要有時間願意停下來休息聊天, 我就願意把我的小故事與大家分享, 更願意傾聽對方的故事。 『我有茶,你有故事嗎? 邀您來阿里山,泡茶聊天。』 種茶的初期,因為供不應求,又加上家中僅有200斤茶干的產值。
爸爸當時選擇先以我們自己的客人為優先零售, 但也因為這個決定有了固定的老朋友喜歡爸爸種植的茶葉。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, 漸漸地,我對茶園越來越有使命感, 加上爸爸年紀越來越大, 我決定接下茶園。 在爸爸變成輔佐的角色後, 把茶葉交到老客戶的手中。 『跟爸爸做出來的味道不一樣!』 我當下聽到覺得晴天霹靂! 「完了!我會不會毀了家裡的事業!」我問爸爸 但爸爸用淡定的表情看著我, 說:「來!我教你!」 我照著爸爸的步驟,一步一步地做。 並同時報名公家機關關於製茶的課程, 一年一年的進修, 每年都像交功課一樣給爸爸的老客戶品嘗, 尋求意見並加以改善。 前後花了將近8-10年,到現在我依舊持續的進修, 只為了能讓家中茶的味道能夠延續, 讓老客戶能喝到創新又不失萱澐傳統的好茶。 小時候的我,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茶農。
印象中我從國二開始每年寒、暑假會幫忙家裡採茶, 只知道這是家裡的事業,需要協助家裡。 高中時早上都在協助家裡採茶、製茶的工作, 晚上去夜間部讀書,但說實話我有好幾次都好想賴床不起床幫忙!哈哈哈 某天,我和爸爸邊泡茶、邊閒聊,我問爸爸:「是什麼原因我們家開始種茶?」 爸爸的回答很簡短,爸爸說:「為了生活啊!」 我們家原來是種植竹筍和生薑的, 因為竹筍跟生薑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種, 又剛好我們孩子們因為升學需要更多的金費支出, 確實影響了家中的收入。 1980年台灣茶葉內銷開始興起,各家茶廠開始出現。 在爸爸的嫂嫂建議之下, 於是我們在石壁老家旁的兩分地我們開始了種茶人生。 |